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去年,在行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,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牵头起草了《户用光伏产品销售安装合同(范本)》和《户用光伏电站合作开发合同(范本)》,从百姓最关心的合同问题入手,对项目全过程进行有效规范。
同时,产业链利润的向下转移也推动着光伏企业踏上新的节点。通威能成为中国的光伏名片并非偶然,这除了良好的财务指标和业务表现,更得益于其在光伏领域深刻的商业洞见。
在光伏产业新的发展节点,谁将成为赢家?从那些高速增长的电池企业身上,或许可以看出一点端倪。上半年,光伏发电吸引投资超过1300亿元,占据了所有可再生能源投资的一半;光伏产品出口总额达到289.2亿美元,同比增长11.6%。不止马云,养猪大佬们近期也纷纷跨界新能源,比如,江西猪王正邦投资5760万元建设湖北沙洋县光伏项目;新希望已建成9个光伏项目;天邦、海大等猪企都宣布了光伏合作项目。2022年四季度以来,受价格回落影响,光伏产业链上游企业利润就已开始下滑,到2023年上半年,光伏企业业绩不佳已成定数。京运通预计,2023年上半年,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883.42万元到1.17亿元,同比减少70%到90%;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728.34万-7283.44万元,同比减少80%-98%。
隆基绿能2023年半年度业绩快报显示,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646.64亿元,同比增长28.26%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1.79亿元,同比增长41.63%。在技术层面,光伏行业正在经历从P型到N型的大变革。该产品还将组串电流提升到了16A,可以兼容各类高效光伏组件,提高系统收益。
逆变阳光,高效储能随着峰谷电价差的扩大,工商业储能经济性凸显,企业对新能源的稳定性、独立储能需求进一步增加。20kW产品采用无风扇设计,无噪音污染,是户用绿电设备的不二之选。产品遍布全球50多个国家,适用于户用、工商用、大型地面电站及各类储能电站场景。光伏储能逆变器产业景气度高涨,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此植根,技术品质、供应链管理、交付及综合成本控制,将是行业头部品牌赢取竞争的关键。
家庭绿电,引光聚力户用储能市场具有一定的C端属性,安全、外观、安装等因素,都将影响用户的最终选择,这对ODM厂商的技术创新实力、产品设计和市场洞察能力等,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次论坛以气候变化与新能源为主题,是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十大高峰论坛之一,由世界气象组织主办,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、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协办,中国气象服务协会承办。
作为本次论坛唯一受邀的新能源企业代表,协鑫光电董事长范斌围绕光伏技术发展趋势作专题报告。柔性和轻质特点使其适用于BIPV和汽车光伏,结合协鑫光储充算一体化系统,未来有望将绿色能源带进每一个角落,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,加速实现碳中和。展望钙钛矿应用场景,数字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进程不断加快。范斌表示,技术迭代驱动效率进步,钙钛矿材料作为第三代太阳能电池的核心材料,可有效解决目前行业持续降本难及高温工艺的绿色难题。
作为全球钙钛矿太阳能组件产业化领跑者,协鑫光电在钙钛矿大面积制备下的转化效率以及100MW 量产线的爬坡进度上遥遥领先。范斌表示,有别于晶硅技术,钙钛矿从设备到工艺到材料都需要原创开发和整个体系的配合,需要包括设备、材料以及解决方案等各方面供应商的配合,目前协鑫光电在各方面都走在全球前列。应用钙钛矿材料,可以突破晶硅的效率上限,生产过程也更加清洁。钙钛矿没有一条现成的路可以走。
经济性方面,进入量产的钙钛矿组件成本预计为0.5-0.6元/瓦,是晶硅组件极限成本的50%。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,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何洋,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、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小曳等专家和学者分别作专题报告。
9月2日,第二届国际气象经济高峰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。钙钛矿材料是叠层技术产业化的唯一选择,满足带隙可调、以及对吸光能力、透光性强的需求。
效率方面,单结钙钛矿电池效率上限超30%,双结叠层效率上限更有望接近45%。发展新能源已经成为应对全球资源危机与气候变化问题的必由之路。今年3月,协鑫光电100MW钙钛矿1m*2m组件实现了16%的效率目标,规划年内达到18%。叠层组件可有效带动行业降本,在任何市场都是最具有竞争力的产品。晶硅电池作为第一代太阳能电池,技术发展较为成熟,但随着光电转化效率趋近极限,提升电池效率的边际成本逐渐变高。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塔拉斯、中国气象局局长陈振林、北京市副市长谈绪祥 、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副主席刘泽洪、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徐小峰在论坛上致辞。
论坛权威发布了《支持净零能源转型的综合天气和气候服务》指南、《一带一路气候报告:2023》等多项重要成果,业界重量级嘉宾及知名专家200多人现场参会此外,硅料价格下滑速度也超过了弘元绿能预期。
2022年8月弘元绿能又宣布拟在徐州投建包括年产25GW单晶硅切片及年产24GW N型高效晶硅电池生产项目,将产业布局延伸至电池环节。此消彼长之下,光伏黑马终于褪色,结束连续数年业绩高速增长的步伐。
市值暴跌对此情况,资本市场似乎早已预见。近日,各大光伏企业半年度报告已全部披露。
分身乏术至此,弘元绿能已完成从工业硅到光伏组件的全产业链布局,自然对其经营能力和行业周期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这就是其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同比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。截至9月1日,其市值已回落至238.52亿元。与此同时,其一体化布局却并未贡献利润。全产业链布局在此过程中,弘元绿能也见证了硅料价格从8万元/吨上涨至超过20万元/吨,硅料企业赚的盆满钵满。
2022年2月,弘元绿能宣布拟在包头市投固阳县建年产15万吨高纯工业硅及10万吨高纯晶硅生产项目,总投资达118亿元。但在开启全产业链布局后,叠加光伏板块持续下滑,弘元绿能市值也进入了下滑通道。
从进军硅片环节开始,弘元绿能市值在短短两年时间上涨了近15倍,一度逼近千亿大关。今年4月,弘元绿能又发布公告称,拟在江阴临港经济开发区投资建设年产16GW光伏组件项目,项目总投资预计为人民币50亿元。
如此优异表现,让弘元绿能一举成为光伏黑马。光伏黑马资料显示,弘元绿能原是以高硬脆材料专用加工设备为主营业务的上市企业,2018年成为光伏切片机龙头,2019年成立全资子公司弘元新材进军单晶硅片领域,迅速成为继隆基绿能和TCL中环后的第三大硅片供应商,业绩也实现了三级跳,从年营收不超过10亿元一举突破百亿大关。
同时,作为硅料下游企业的弘元绿能,却因为硅料价格暴涨导致毛利率下滑。上半年实现营收71.74亿元,同比下降37.38%;归母净利润10.17亿元,同比下降35.45%。对此,弘元绿能在公告中表示,营业收入变动原因是因多晶硅料价格下跌,影响公司单晶硅产品价格下降,收入减少。按此计算,二季度弘元绿能实现营收36.61亿元,归母净利润为3.4亿元,环比大跌49.78%。
虽然,硅料价格已连续数周回暖,但整体价格依然低于10万元/吨,头部企业已将生产成本控制在4万元/吨以内,弘元绿能想要通过自产硅料降低成本,甚至对外出售提升盈利水平,难度较大。对此,弘元绿能显然进行了充分的调研。
半年度报告显示,上半年负责工业硅、高纯晶硅业务的弘元能源科技(包头)有限公司,并未产生营收,亏损4302.87万元;负责硅片、电池片业务的弘元新材料(徐州)有限公司,营收为271.56万元,亏损3286.11万元。上半年硅料价格的剧烈波动,也让分身乏术的弘元绿能措手不及,最终导致营收利润双双下滑。
媒体注意到,2023年一季度,弘元绿能实现营收35.13亿元,同比下降38.09%;归母净利润6.77亿元,同比增长3.36%。2022年,其更是实现营收219.09亿元,同比增长100.72%;归母净利润30.33亿元,同比增长77.23%。
本文地址: http://one.zhutima.com/?id=24
文章来源:天狐定制
版权声明:除非特别标注,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。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2025-04-05 09:18天狐定制
2025-04-05 09:00天狐定制
2025-04-05 08:59天狐定制
2025-04-05 08:10天狐定制
2025-04-05 07:43天狐定制
2025-04-05 07:24天狐定制
2025-04-05 07:14天狐定制
2025-04-05 07:12天狐定制
2025-04-05 07:06天狐定制
2025-04-05 07:02天狐定制
扫码二维码
获取最新动态